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48例临床特征分析.pdf

  • 上传人:tricascade
  • 文档编号:89897182
  • 上传时间:2019-05-22
  • 格式:PDF
  • 页数:2
  • 大小:15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慢性 乙型肝炎 合并 代谢 综合征 48 临床 特征 分析
    资源描述:
    广东医学2012年11月第33卷第22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Nov.2012,Vol.3,No.22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48例临床
    特征分析
    王斌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龙塘社康中心(51810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入院治疗的乙型肝炎
    患者按照是否伴发MS分为MS组和无MS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乙肝DNA含量、肝功能相关检查结果及肝炎严
    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組患者乙肝病毒載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
    总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酶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MS组中度和重度肝炎的比例明显高
    于无MS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伴发MS与病毒本身无明确相关性,可以影响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对
    疾病的病变程度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0亿人被证实有HBV防治指南》标准,所有患者排除合并甲型肝炎病毒、丙
    感染,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100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均无
    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血液、心脑血管、肿瘤、免疫系统等相关疾病。MS的诊
    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结构的明显变化,入断依据2004年《中国糖尿病指南》标准,即符合以下4
    体摄入能量过多,摄入脂肪比例增大,运动量减少,导个组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
    致肥胖或超重、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等的压、高血脂。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y/m2;高
    患病率明显增加,称之为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血糖:空腹血糖(FPC)≥6.1mmol/L(110mg/dL)和
    drome,MS)。MS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勢,(或)糖负荷后血糖≥7.8mmol/L(140mg/dL),和
    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有研究2表(或)已确认为糖尿病并治疗者;高血压:舒张压/收缩
    明,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MS患者的肝硬化和肝细胞压≥140/90mmi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癌发生率及其相关死亡发生率会大大增加。因此,重血脂紊乱:空腹总三酰甘油(TG)1.7mmol/L(150
    视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代谢异常的研究及临床诊治具mg/dL)和(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0.9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mmol/L(35mg/dL),女性<1.0mmol/L(39mg/dL)。
    并MS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与MS排除标准:除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
    的关系及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
    肝脏疾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髙等其他慢性
    1资料与方法
    肝脏疾病。患者按照是否伴发MS分为MS组和无M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人组,其中MS组22例,无MS组26例,两组患者的年
    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例,年龄25~52岁,平均(35.4士3.8)岁。48例忠者(P>0.05),见表1。
    均经肝组织病理活检确诊,诊断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
    表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土S
    性别(例)
    文化程度(例)
    项目
    例数
    年龄(岁)
    患病时(月)

    初中以下
    初中及以上
    MS组
    34.8±2
    13.6±3.
    无MS组
    36.4土3.9
    15
    15.1ょ1.
    (x2)值
    0.042
    0.010
    1.910
    P值
    >0.05
    >0.05
    1.2方法
    测应用日立公司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HBV
    1.2.1检测方法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物化学检DNA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深圳匹基公司提供试剂
    广东医学2012年1月第3卷第2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Now.2012,Vo.3,o.22
    (<5x102拷贝/mL为阴性)。
    常;除上述条件外,凡血清白蛋白≤32g/L,胆红素>5
    2.2疾病严重程度分类为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功倍正常上限值,胆碱酯酶<2500U/L,血液凝血酶原
    能损伤程度,临床上将之分为3度,即轻度、中度和重活动度在40%~60%,4项指标中有1项者即可诊断
    度:(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肝功能检测仅为重度慢性肝炎。
    2项指标轻度异常;(2)中度:临床症状、体征和肝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
    功能检测结果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3)重度:有明显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
    或持续的斯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或有尿黄、便2结果
    溏;或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除外其他原
    因),但无门脉高压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血清谷丙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MS组患者的FPG、
    转氨酶(ALT)和(或)谷草转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总胆固醇(TC)、TG、ALT及AST水平均高于无MS组
    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明显升高致A/G比值异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
    项目
    例数FPG(mo/L)
    TC(mmol/L)
    TG(mmol/L)
    ALT( U/L)
    AST(U/L)
    MS组
    5.86士1.9
    4.12±0.88
    2.21±0.64
    220.30±42.51
    120.22士25.03
    无MS组
    4.180.54
    2.62土1.04
    1.04士0.52
    101.25+22,88
    95.08±18,94

    4.2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 HBV DNA含量的比较MS组HBV
    有研究表明,MS患者有39%为肝硬化,而在无
    DNA含量为(4.82.6)x10°拷贝/mL,无MS组为MS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只有11%。除性别、年龄、低白
    (5.6±1.9)x10°拷贝/mL,两组患者的病毒载量差异蛋白血症和高ALT之外,MS同样是肝硬化发生的独
    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
    立危险因素。而且,MS组分越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3两组患者肝程度比较MS组中度和重度肝炎发生肝硬化的风险越大。本研究也表明,MS组的中度
    的比例明显高于无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和重度慢性肝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无MS组,说明MS对
    13.9,P<0.05)。见表3。
    慢性肝炎的发展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表3两组患者肝处程度的比较

    因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伴发MS的患者,应该需
    组别
    例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要更为全面地监测血糖、蛋白、脂类等相关的代谢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48例临床特征分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89897182.htm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