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770286677.doc

  • 上传人:den123
  • 文档编号:80867900
  • 上传时间:2019-05-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9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770286677 第五 环境 资源 优化 配置 770286677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
    第二节 经济效率的实现
    第三节 补偿原则与次优理论
    第四节 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意义
    第五节 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规范经济学,又称经济伦理学,同时又是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带有经济政策学的性质。
    ?福利经济学力图有系统地阐述一些命题,依据这些命题,我们可以判断某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高于还是低于另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
    旧福利经济学与新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其要点有:以基数效用为基础;指出一般福利和经济福利两个不同概念(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有国民收入的总量和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确立了外部性理论,认为外部性是指边际社会净效益与边际私人净效益的不一致。
    ?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形成的福利经济学。其要点有:以帕累托提出的序数效用论为基础;认为社会福利改进是指任何社会成员的福利增进,但不能有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减少,这一标准无法评价收入再分配问题;创建了社会福利函数(指出帕累托最优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达到最大福利,还必须满足其充分条件,即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提出了社会补偿原则。
    福利经济学的意义
    ?早期的经济学只是关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而且压倒一切的问题是数量的不足,所以经济学家的关注焦点是如何扩大社会财富的总量。但是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仅有社会财富总量的扩大,而社会分配不公、环境污染、劳动异化、人们的主观幸福、社会福利并且没有得到提高。于是,人们就要求有一种理论,对现实经济状况进行合意性评价。
    ?福利经济学使人们能够理性地思考不同经济状态下社会福利的增减变动,以说明现实经济政策或经济制度是否合意。
    ?其主要应用领域为:评价不同经济体制的合意性;评价不同经济政策的合意性。
    消费者偏好
    ?一、商品组合
    ?例:消费者每月购买食物与衣服的组合
    ?A 食物20 衣服30
    ?B 食物10 衣服50
    ?C 食物40 衣服20
    ?D 食物30 衣服20
    ?E 食物30 衣服40
    ?F 食物10 衣服40
    二、基本假定
    ?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4、无差异曲线是凸的,即凸向坐标原点。
    三、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四、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异同
    ?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
    (1)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
    ?是中性的
    ?具有主观性: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2)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五、边际商品替代率(MRS)
    (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
    ?将消费者能更多地获取一种商品而愿意放弃它种商品的数量加以量化。
    ?任一点的边际商品替代率在绝对值上就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
    六、等产量线
    ?两种投入品在可变状态下的产出量
    ? 1 2 3 4 5
    ?1 20 40 55 65 75
    ?2 40 60 75 85 90
    ?3 55 75 90 100 105
    ?4 65 85 100 110 115
    ?5 75 90 105 115 120
    ?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不同投入品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等产量线按照产出水平的高低排列;
    ?每一条等产量线都对应着特定的产出水平,而无差异曲线只是意义上的排序;
    ?全部等产量线都凸向原点;
    ?等产量线为厂商进行生产决策提供了一系列可行性。
    第二节 经济效率的实现
    假设:在一个简单的经济系统中,有经济主体(厂商或消费者)1和2,并存在两种资源:土地(L)和机器(M),生产且消费两种商品:小麦(W)和衣服(C)。则:
    ?生产函数为:
    W=fw(Lw,Mw)C=fc(Lc,Mc)
    ?效用函数为:
    U1=f1(W1,C1)U2=f2(W2,C2)
    假定条件:
    ? (1)生产技术在分析期内不变;
    ? (2)L、M、W和C的货币单位是可比的;
    ? (3)个人偏好在分析期内不变;
    ? (4)每一种资源投入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中的边际生产率为正值,但却是递减的;每一种商品对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也为正值,但却是递减的。
    一、高效率的生产过程
    ?假定资源的供给量是一定的,即:
    ? L = Lw+Lc
    ? M = Mw+Mc
    ?W、C的等产量线合并在埃奇沃思矩形图中 。
    ?商品生产中的埃奇沃思矩形图:表示当可用于两种经济活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总量既定时,两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投入可以有多种组合。如果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投入能够获得更多的一种或两种商品的产出,则过去资源投入的配置就是无效率的。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下高效率的生产方式。
    ?边际技术替代率 即MRTS(m,l)c=MRTS(m,l)w。
    需要注意:
    ?在生产契约曲线上仍然有无穷多个切点,因而有无穷多种高效率资源配置状态。因此仅从生产过程无从确定经济效率。
    ?如果某种资源投入没有市场价格或者市场价格过低(例如,环境物品),也会扭曲资源配置的效率。
    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线:以W为纵轴,C为横轴的产出量线
    二、高效率的消费过程
    ?人1和个人2的无差异曲线
    ?商品消费中的埃奇沃思矩形图:表明当市场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商品可供消费的总量既定时,两种消费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消费过程中,商品可以有多种分配方式。如果通过重新分配商品,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这些商品分配就是无效率的。
    ?消费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种商品分配状态下效率最高的消费方式。
    ?边际商品替代率 即MRS(w,c)1=MRS(w,c)2
    需要注意 :
    ?曲线上有无穷多种高效率商品分配状态。
    ?高效率生产可能性线上的任意一点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770286677.doc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80867900.htm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