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现状研究.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现状 研究
- 资源描述:
-
电子支付的现状研究
专业: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XXX
目 录
摘要……………………………………………………………………………Ⅰ
引言……………………………………………………………………………Ⅱ
一、电子支付的定义…………………………………………………………1
(一)电子支付的定义…………………………………………………………1
(二)电子支付的特征…………………………………………………………1
(三)电子支付的分类…………………………………………………………1
二、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8
(一)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8
(二)电子支付的法律问题……………………………………………………9
参考文献………………………………………………………………………16
摘 要
网络越来越多的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成为政府、企业、银行、个人进行宣传、展示、政群沟通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交流、交易的平台,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受限于信用认证、技术、设备以及立法的保障等问题,另外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面对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深入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加强网络的安全认证,提高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更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互联网还在不断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电子支付的方式方法也要紧跟发展的步伐,加强网络的监控,针对存在的电子支付漏洞,进行有效的归避,这样才能促使电子支付的最大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作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府的重要组成,电子支付在立法上还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为互联网上的支付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基于此,本文深入浅出的论述了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问题,从电子支付的概念切入,到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关键词】 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引 言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从商品的交易,扩展到银行现金业务和市政收费,而从目前电子政务的应用情况来看,政府对互联网进行电子政务的有关活动,势必需要更多的方式方法,并提供安全的保障。目前电子支付的主体平台是电子商务。根据赛迪顾问对电子商务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在去年交易额超过了1万亿元,而预计今年交易额将突破1.2万亿元。在过去两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速度保持在50%至60%左右,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而现在中国的网民数已突破2亿,中国电子商务基础已相对成熟。这对我国电子支付应用问题的研究非常有意义。电子商务交易的完成顾客需要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将货款交付给商家,商家在确认收到货款后,应立刻将货物发送给顾客。至此,一笔交易就这样顺利实现。从整个的运作过程来看,“通过电子支付将货款安全支付给商家”这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基于此,本文笔者将在专家学者著作的引导下,对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可以为相关部门或是日后他人研究本课题提供一些借鉴
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研究
一、电子支付概述
(一)电子支付的定义
电子支付也叫做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系统电子化,指整个支付业务全面实现电子化、数字化.[1]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在讲求速度的电子商务环境中,如果依赖传统的支付方式,如现金、支票、银行汇票等,付款及清偿的流程将成为交易的瓶颈。实现支付电子化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合适的电子支付手段相配合,这样的电子商务只是间接电子商务。
所谓电子支付指的就是进行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的、数字化的支付手段通过网络向另一方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二)电子支付的特征
电子支付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同几个特征:
1、电子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其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的。
2、电子支付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即因特网)之中的。
3、电子支付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如Internet , Extrnnet,电子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有联网的微机、相关的软件及其它一些配套设施。
4、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而且支付费用十分少,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三)电子支付的分类
电子支付按支付方式可分为智能卡、电子现金和电子支票三大类:
1、智能卡
智能卡最早问世于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Roland Moreno公司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塑料卡片上进行安装嵌入存储器芯片的方法,最早成功开发成IC存储卡[2]。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智能卡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功用,其智能结构主要来自于卡表面镶嵌的微型智能模块,智能模块内含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微型模块,微处理器内装有一个智能卡操作系统(SCOS或ICOS),智能卡存储器中的数据均以文件的形式来存放,系统可以为每个文件提供保密措施,存储器中的数据是可以永久性保存的,不会在携带的过程中丢失。
1.1智能卡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智能卡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1.1建立智能卡的程序编制器
程序编制器在智能卡开发过程中使用,它从智能卡布局的层次描述了卡的初始化和个人化创建所有需要的数据。
1.1.2处理智能卡操作系统的代理
包括智能卡操作系统和智能卡应用程序接口的附属部分,该代理具有极高的可移植性,它可以集成到芯片卡阅读器设备或个人计算机及客户机上。
1.1.3作为智能卡应用程序接口的代理
该代理是应用程序到智能卡的接口。它帮助对使用不同智能卡代理的管理,并且还向应用程序提供了一智能卡类型的独立接口。
智能卡系统的工作过程是:
1.1.3.1 在PC机或是终端电话,甚至是付费电话上启动用户的因特网浏览器。
1.1.3.2 通过安装在PC机上的读卡机,使用用户的智能卡登录到为用户服务的银行Web站点上,智能卡就会自动告知银行用户的帐号、密码和其它一切重要信息。
1.1.3.3 用户从智能卡中下载现金到厂商的帐户上,或从银行帐号下载现金存入智能卡,完成整个交易。
1.2智能卡的优点
智能卡和传统的磁条卡比较,具有下列优点:
1.2.1存储量大
传统的普通磁条卡只能存储少量信息:而一般的智能卡都带有2K一lsx字节的存储器,能存储大量信息。例如:签名、身份证号、收支平衡表、重要的信息摘要、重要的几笔交易记录等。
1.2.2适用的范围广
智能卡不仅可以存取和控制多个独立的数据库,且可以用作识别装置和便携式数据存储装置。智能卡的用途已经超出了通常的金融业务和商业业务,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交款卡、扣款卡或健康状况卡、人事档案卡、个人信息卡等,真正能够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3]
1.2.3使用方便
智能卡可以在线使用,也可以脱线使用.在脱线使用时,用户只需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读卡机和写卡机设备即可.节省了建立网络所需费用和时间。
1.2.4安全性高
智能卡采用多级密码、国际标准和技术协会的DES加密与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因此明显地提高了智能卡的安全性,且智能卡本身经过严格的防伪技术处理也不可能被复制和伪造,安全性很高。
2、电子现金
电子现金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电子货币,它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系列数来表示各种金额的币值,使用起来灵活简便,可不与银行连接便可使用.电子现金支付系统的特点是不直接对应任何帐户,是持有者事先在银行账户预付资金,便可获相应金额的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34256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