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类型DJG330521_T 91-2023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pdf

  • 上传人:wb123...
  • 文档编号:100792049
  • 上传时间:2024-01-28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562.4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DJG330521_T 91-2023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91 2023 生态建设 项目 生物多样性 保护 成效 评估 技术规范
    资源描述:
    ICS 01.040.13 CCS Z06 DJG330521 德清县地方技术性规范 DJG 330521/T 912023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ffectivness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or ecological projects 2023-08-03 发布 2023-08-21 实施 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原则.2 5 评估周期.2 6 评估指标.3 7 评估实施.4 8 评估结果应用.5 附录 A(规范性)赋分细则.6 附录 B(规范性)评估分级.16 附录 C(资料性)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报告编写提纲.17 参考文献.18 I DJG 330521/T 91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德清县人民政府下渚湖街道办事处。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晓、沈晓燕、叶鹏程、陈慧、童玲、沈全播、武建勇。DJG 330521/T 912023 1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周期、评估指标、评估实施以及评估结果应用等相关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森林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以及动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或改造等生态建设类项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710.1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HJ 710.3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 HJ 710.4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HJ 710.5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 HJ 710.6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 HJ 710.7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HJ 710.8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HJ 710.9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蝴蝶 HJ 710.10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中型土壤动物 HJ 710.12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 HJ 710.13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蜜蜂类 HJ 1143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保护成效评估(试行)HJ 1167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HJ 1168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HJ 1169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HJ 1171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格局评估 HJ 1172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质量评估 HJ 1173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HJ 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DJG 330521/T 912023 2 4 基本原则 4.1 科学性 以保护和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以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为依据,科学确定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指标,尽量克服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真实、准确。4.2 实用性 鉴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情况和分析评估工作的时间限制,基于可监测易于获取的数据,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评估指标及参数。应避免获取时间长、技术繁杂、难以准确测定的数据指标,以提高分析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4.3 规范性 明确评估流程,严格依据评估的内容、方法、数据来源、评估结果等标准,科学获取各类数据,开展基期评估和后评估,围绕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管理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的规范性。4.4 协调性 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估结合协调的方式开展。定量指标采用遥感数据、野外调查数据、统计资料数据进行计算,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在基期评估和后评估的变化情况。定性评估主要针对项目后期保护成效维护的管理能力。5 评估周期 项目启动前1年开展基期评估,建立基期评估数据集。项目完成后2年可进行后评估,建立后评估数据集。此后每2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评估。可根据不同项目类型适当调整评估周期。DJG 330521/T 912023 3 6 评估指标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具体指标及赋分情况见表1。表表1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科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指标使用 分值 保护成效 生态系统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 评估区内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非生态用地转化)等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变化情况 基期评估和 后 评 估 10 生态连通度 评估区内生态系统整体连通程度情况 10 生境质量 评估区内生物栖息地质量变化情况 10 植被覆盖度 评估区内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生长季平均植被覆盖情况 10 物种 物种丰富度 评估区内物种的数量变化情况 15 重要物种种群数量 评估区内重要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15 重要物种指数 评估区内重要物种种数变化情况 10 管理能力 成效维护 方案落实 实施方案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后 评 估 5 设施维护 生物多样性相关基础设施配备、管理以及维护等情况 5 动态监管 对重要生态系统、重要物种进行长期跟踪、动态监测等情况 5 群众反馈 群众对项目的参与度、满意度或需要改进的意见等反馈情况 5 DJG 330521/T 912023 4 7 评估实施 7.1 评估流程 评估流程包括:明确评估对象及范围、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准备与获取、开展评估、成效对比以及编写评估报告等环节(见图1)。图图1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流程图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流程图 7.2 明确评估对象及范围 明确评估对象为生态建设类项目,根据项目建设相关要求,确定评估区域边界范围。7.3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明确评估对象及范围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数 据 准 备 与 获 取 保护成效 管理能力 遥感解译 野外调查 统计资料 后评估 指标指标 生态系统 物 种 成 效 对 比 评 估 编 写 评 估 报 告 基期评估 指标指标 生态系统 物 种 成效维护 开 展 评 估 DJG 330521/T 912023 5 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合的方式,从保护成效和管理能力两个方面建立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7.4 数据准备与获取 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估所需的基础资料与数据,各指标评估依据和数据资料来源见附录A。7.5 开展评估 评估分两个阶段。基期评估,指项目启动前1年,对评估区域原来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生态系统和物种两类二级指标。后评估,指项目实施完成后2年,对评估区域现在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成效维护三类二级指标。7.6 成效对比评估 通过对比基期评估和后评估两个阶段的指标值,得到成效评估结果。根据结果进行分级,形成评估结论。各项指标赋分细则及评估分级方法见附录A、B。7.7 编写评估报告 基于评估结果,编制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报告,报告格式和内容参见附录C。8 评估结果应用 评估结果能及时反映项目生物多样性状况,可为项目自身升级改造、申请绿色金融服务、区域生境优化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DJG 330521/T 912023 6 附 录 A(规范性)赋分细则 A.1 重要生态系统类型面积重要生态系统类型面积 A.1.1 指标含义 评估区范围内,计算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非生态用地转化)等重要生态系统在后评估和基期评估的面积差异,反映项目改变区域生态系统面积的情况。A.1.2 赋分说明 该指标总分 10 分,根据评估区内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进行赋分。A.1.3 评分方法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评分方法按照表 A.1 相关要求执行。表表 A.1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评分表重要生态系统面积评分表 指标分级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SCr)赋分 显著增加 SCr0.1%10 略有增加 0SCr0.1%6+4SCr/0.1%无明显变化 SCr0 6 略有减少-0.05%SCr0 5 显著减少 SCr-0.05%0 A.1.4 计算方法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根据公式(A.1)计算。=1=1=1 100%(A.1)式中,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后评估面积;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基期评估面积;指标序号,表示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类型;指标数量,表示生态系统类型数量。各类型生态系统实地观测方法按照 HJ 1167、HJ 1168、HJ 1169 执行。A.1.5 数据来源 评估区分辨率不低于 10 m 卫星遥感解译数据、野外实地核查数据。DJG 330521/T 912023 7 A.2 生态连通度生态连通度 A.2.1 指标含义 评估区范围内,各生态系统斑块之间的整体连通程度,可反映生物或生态过程在各生态斑块间的运动受到促进或阻碍的程度。A.2.2 赋分说明 该指标 10 分,根据评估区内生态连通度变化率赋分。A.2.3 评分方法 生态连通度评分方法按照表 A.2 相关要求执行。表表 A.2 生态连通度评分表生态连通度评分表 指标分级 生态连通度变化率(ECr)赋分 显著提升 ECr0.1%10 略有提升 0ECr0.1%6+4ECr/0.1%无明显变化 ECr0 6 略有下降-0.05%ECr0 5 显著下降 ECr-0.05%0 A.2.4 计算方法 =1=12 (A.2)=(A.3)式中,生态连通度指数;生态连通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参考值为 103.7000;n 生态空间斑块的总数量,个;斑块 i 的面积,km2;斑块 j 的面积,km2;LA 评估区的面积,km2;斑块 i 和斑块 j 之间所有路径最终连通性的最大值,即斑块 i 和 j 之间所有可能路径 的最大乘积概率;斑块 i 与 j 之间的直接扩散概率;斑块 i 与 j 之间的最低成本距离,在此指最短距离,km;k 常数项,通过物种平均扩散距离和设置的概率值确定,推荐平均距离为 5 km,概率设置DJG 330521/T 912023 8 为 0.5。生态连通度变化率根据公式(A.4)计算。=211 100%(A.4)式中,生态连通度变化率;2后评估生态连通度指数;1基期评估生态连通度指数。A.2.5 数据来源 评估区分辨率不低于 10 m 卫星遥感解译数据、野外实地核查数据。A.3 生境质量生境质量 A.3.1 指标含义 评估区内由于生态系统类型不同而体现的生物栖息地质量差异。A.3.2 赋分说明 该指标 10 分,根据评估区内生境质量指数变化率进行赋分。A.3.3 评分方法 生境质量评分方法根据表 A.3 相关要求执行。表表 A.3 生境质量评分表生境质量评分表 指标分级 生境质量指数变化率(HQIr)赋分 显著提升 HQIr0.1%10 略有提升 0HQIr0.1%6+4HQIr/0.1%无明显变化 HQIr0 6 略有下降-0.05%HQIr0 5 显著下降 HQIr-0.05%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DJG330521_T 91-2023 生态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pdf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100792049.htm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