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DB5305 63.1 2021 腾冲 红花 油茶 部分 选择 优良 无性 选育 技术
- 资源描述:
-
1ICS 65.020B 38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63.12021腾冲红花油茶 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2021 - 09 - 01 发布2021 - 09 - 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DB5305/T 63.2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DB5305/T 63.4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DB5305/T 63.5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本文件为第1部分。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提出。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生态修复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佳聪、杨晏平、王生进、谢 胤、万晓军、蒋华、吴建花、余祖华、杨晓霞、李归林。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II引言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兼用树种, 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栽培种之一,在生态经济林建设及园林绿化中有重要地位。保山是腾冲红花油茶原生分布区,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市传统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的历史达350年以上。在前期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本文件的制定,规范我市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苗培育、丰产栽培、病虫害调查及防治、茶果采收和分级技术标准,实现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文件使用者需求不同,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具体如下: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第 2 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适于苗木经营和管理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生产和管理。第 3 部分:丰产栽培技术。适于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经营管理。第 4 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方法,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第 5 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适于基地生产和加工企业。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茶籽采收和质量分级,有利于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生产经济效益。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1腾冲红花油茶 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的术语定义、优树选择、测定林建立、测定林抚育、测定年限和方法、质量标准、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902粮油检验 玉米粗脂肪含量测定 近红外法GB/T 15690植物油料 含油量测定 连续波低分辨率核磁共振测定法(快速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腾冲红花油茶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中花瓣数量较少(一般为5瓣9瓣)、结实能力强、产油效率高的类型,局限性生态幅物种,因集中分布于腾冲且学者最先在腾冲发现连片栽培而得名,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栽培种之一。3.2优树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产量、结果特性、抗逆性、果实性状等明显优于周围的植株。3.3无性系同一植株材料利用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植株群体。3.4无性系测定林为测定不同无性系的遗传能力和利用价值,按照田间品比试验方法建立的测定林。3.5无性系测定按照良种选育规程和要求,通过田间品比试验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差异,从中选育产量、主要性状优异的无性系的试验研究工作。3.6优良无性系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2经无性系测定、 分析评价其单位面积产量、 主要经济性状等明显优于当地良种对照或参试无性系平均水平的无性系。3.7保护行为减少环境对测定林区域边缘的影响,避免环境对试验材料的损害,减少试验的边际效应,而在试验区周围与参试植株同时种植的若干行非试验植株。4优树选择4.1指标4.1.1初选指标植株生长、结果正常,树龄15 a60 a的盛产期树;叶茶饼病、果实炭疽病自然感病率低于3%;平方米冠影鲜果产量(估产或实测)大于1.2 kg。4.1.2复选指标平方米冠影鲜果产量大于1.2 kg(实测);鲜果含油率不低于5%或鲜果出干籽率不低于15%、干籽出仁率不低于60%、种仁含油率不低于50%。4.1.3决选指标连续3 a平均平方米冠影鲜果产量(实测)不低于1.5 kg。4.2程序4.2.1初选a)果实第一次膨大后至成熟期进行;b)达到 4.1.1 规定的植株确定为初选株;c)标记植株。4.2.2复选a)临时发现、未初选、达到 4.1.1 规定的植株,标记好位置后,可直接进入复选;b)果实充分成熟期结合采收进行,产量达 4.1.2 规定的植株继续按以下程序进行;c)每株随机收集正常果实不少于 30 个,装入专用样品袋供室内检测;d)调查并记录冠幅、冠层厚、树高、地径、分枝高度、树形树姿、产量、位置、坡度、坡向、土壤等信息;e)果实样品室内称重,及时取籽、风干,称重记录,计算鲜果出干籽率;f)取风干饱满种子,剥去种皮,称取仁重,计算干籽出仁率;g)测定仁出油量,计算仁出油率、种子含油率及果实含油率;h)达到 4.1.2 规定的植株确定为复选株。4.2.3决选a)再连续 2 a 实测成熟期果实产量、感病率、果实含油率、鲜果出干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3b)连续 3 a 产量指标达到 4.1.3 规定,生长指标、病害指标、果实质量指标每年均达到 4.1.2规定的植株决选为优树。5测定林建立5.1测定林布局和种类5.1.1布局布局于主要栽培区的不同适栽区域,兼顾不同气候、立地条件,各测定林地点的立地类型应基本一致,具可比性。5.1.2种类分植苗测定林和高接换冠测定林。5.2试验设计和要求5.2.1参试无性系数量宜 10 个50 个。5.2.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同一个测定林重复不少于 4 次,每小区株数不少于 5 株。5.2.3试验地块地形完整,立地、土壤条件基本一致。5.2.4立地条件变化较大时,设置长方形重复和小区,重复长边平行于等高线;地形平坦、立地条件变化不大时,可设置正方形重复和小区。5.2.5同类型测定林苗木(砧木)、整地改土、种植(嫁接)时间与方法、抚育措施等基本一致。5.3植苗测定林5.3.1株行距株行距3 m4 m5 m6 m。5.3.2保护行每块测定林周围设置保护行不少于2行,株行距和测定林一致。5.3.3苗木选择参试无性系为繁殖材料,经嫁接培育的同一批苗木的级、级容器苗,苗龄大于1 a。5.3.4整地改土及定植5.3.4.1 整地带状整地,规格宽、深各80 cm10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5.3.4.2 改土种植槽开挖、日晒30 d后,按照每米沟槽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 kg50 kg、普通过磷酸钙(16%)2 kg3 kg、复合肥(151515)0.2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50%辛硫磷1.5 g与熟土混匀后回填,边回填边踏实,回土高出地面20 cm30 cm,呈垄状。5.3.4.3 定植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4改土结束 15 d30 d 完成定植;定植时间宜 12 月翌年 2 月;按照设计株距,沿定植槽中心线挖比苗木营养土球略宽、略深的定植塘;撕除育苗容器,将苗木连同营养土球植入塘内、扶正;边填土边踏实,定植后嫁接口高于地面 3 cm 以上,做直径不低于 60 cm 的树盘;于树盘内浇足定根水,用地膜覆盖树盘,密封压实地膜。5.4高接换冠测定林5.4.1试验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土壤厚度大于80 cm、土质疏松肥沃、给排水条件好,地形坡向基本一致,地势开阔的平地或坡地;选择坡地的,坡度应小于15。5.4.2林分选择选择或经过改造调整能够达到林相整齐、株行距基本一致,每667 m225株30株,病虫害少,生长良好,树龄10 a50 a的林分。5.4.3嫁接5.4.3.1 嫁接时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5.4.3.2 采穗母树选择选择生长正常的参试优树或优树无性系植株作采穗母树。5.4.3.3 接穗采集及处理嫁接当天10点前,从采穗母树中、上部外围采集中间部位直径不低于0.4 cm、长度不低于20 cm半木质化枝条,根据枝条叶片大小每个叶片削掉1/31/2的叶面,分品种20枝50枝包扎挂牌、浸水后,用塑料薄膜袋保湿、装箱,运输至试验地。5.4.3.4 嫁接方法拉皮嵌合嫁接法或插皮嫁接法为主,每个接穗具1个有效芽、保留1/22/3叶面;根据砧木枝条粗细,每砧木枝条断面嫁接2个4个接芽;嫁接后,塑料薄膜罩保湿,耐潮湿纸板或遮阳网遮阳。6测定林抚育6.1除萌、补植及解绑植苗测定林死亡的植株及时采用同一批无性系嫁接苗进行补植,及时抹除砧木萌芽。高接换冠植株及时抹除砧木萌芽,适时揭除保湿遮阳罩、解绑及防风折等。6.2土壤管理在行间合理间作豆科植物、谷麦、绿肥、牧草等作物,以耕代抚;用稻草、玉米杆、杂草、阔叶树落叶等覆盖树盘或种植带,覆盖物距离树干基部不低于 15 cm、学兔兔 w w w .b z f x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05/T 63.120215压实厚度不低于 5 cm;4 月8 月生长季节,适时中耕除草,保持树盘无杂草或杂草高度小于 10 cm;秋季结合施基肥改土,全园深翻土壤,翻挖深度 25 cm30 cm;6.3科学施肥每年 3 月上旬,每株施尿素(46%)0.2 kg1.5 kg,复合肥(151515)0.1 kg1.0 kg;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151515)0.3 kg3.5 kg;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每株施有机肥 20 kg40 kg、普通过磷酸钙(16%)0.5 kg3 kg;根据树龄及树冠体积大小、结果数量多少合理确定施肥数量;采用环状沟、放射状沟、条状沟或穴状施肥方法,肥料施入树冠滴水线周围地表下 30 cm40cm 处,施肥后沿施肥沟(穴)向下深挖土壤使肥料与土壤拌和均匀,然后覆土。6.4灌溉与排水1月6月每月至少灌溉一次,每次每株灌水20 kg100 kg;3月、5月施肥后灌水;灌水应与覆盖相结合,提高灌溉水使用效率。低凹地块,雨季及时排涝。6.5树体及花果管理植苗测定林,幼龄期注意扶直主干。高接换冠测定林,嫁接成活稳定后,注意调整使每株保留枝条的位置、数量基本一致。保持树体自然生长、开花结果,以全面观测生长结果特性。花期在园地内养殖蜜蜂,每 375 株养殖 1 箱3 箱。7测定年限和方法7.1测定年限植苗测定林第5 a、高接换冠测定林第4 a开始测定产量、冠幅,连续测定4 a以上。7.2产量测定方法以单株为单位进行测定,用秤称重,精确到0.1 kg,调查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100607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