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 997-2020 香石竹扦插种苗培育技术规程.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_T 997-2020 香石竹扦插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997 2020 石竹 扦插 种苗 培育 技术规程
- 资源描述:
-
香石竹扦插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2020 - 08 - 17 发布 2020 - 11 - 17 实施ICS 65.020.20 B 61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9972020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大学、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市花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丽花、桂敏、吴学尉、瞿素萍、张艺萍、杨秀梅、苏艳、许凤、张丽芳、李慧敏。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1 香石竹扦插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无土基质培育香石竹扦插种苗所需的设施,消毒措施,采穗母本圃,采穗,扦插及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苗,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香石竹扦插种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LY/T 1589-2000 花卉术语 DB53/T 105-2014 主要鲜切花种苗和种球产品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香石竹母本 由香石竹原种为种源, 采用无性繁殖技术手段培育的无病虫害、 健壮且根系完整的繁殖插穗用优良植株。 3.2 扦插种苗 由健康母本苗生产的插穗,经扦插生根后获得的具完整根、茎、叶的种苗。 LY/T 1589-2000,定义3.2.34 3.3 根系状况 指根系的生长状况,包括根系的长度,匀称、完整和发达程度,色泽及形态,变异或缺损等情况。 DB53/T 1052014,定义 3.7 3.4 母本监视植株 为监测批次种植母本品种纯正性的少量植株。 4 设施 4.1 温室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2 选择具防虫功能的温室, 位置至少远离切花生产地1 km以上。 宜用具备顶开窗和侧通风的光照良好钢架大棚,且加装防虫网,控制棚内温度夏天不超过32 ,冬天不低于10 。 4.2 离地种植床 采用利于水肥回收利用的台式离地种植苗床,如泡沫床、PE床等。苗床离地高度以方便操作即可,宽度根据喷雾的范围及操作方便确定,床底具排水孔,床上覆盖滴灌设施。 4.3 肥水系统 配置紫外线消毒系统、营养液回收管网、滴灌施肥系统及管网。 4.4 灌溉设施 母本培育采用滴灌设施,扦插种苗培育宜采用全自动喷雾系统,实行全光照全自动定时定量喷雾。 4.5 植保设施 超微喷雾打药机、黑光灯等植保设施设备及器械。 5 消毒措施 5.1 设施消毒 每次培育母本苗和种苗前需用洁净清水先冲洗母本圃温室、扦插温室的苗床和走道,再用500倍液甲醛或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 消毒后1 d2 d才可用于母本苗或扦插苗生产。 生产期间定期清洗和打扫生产区。 5.2 工作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域需用5 高锰酸钾溶液足底消毒,5 d7 d更换一次消毒液。 6 采穗母本圃 6.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观赏性佳、商品性和抗病性强的品种。 6.2 定植计划 据种苗需求时间、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编制母本定植计划。 6.3 栽培基质 6.3.1 基质准备 采用经消毒的破碎陶粒及粒径为0.3 cm2.2 cm的泥炭(粒径 1 cm占20%,1 cm2 cm占70%,2 cm2.2 cm占10%混合),处理好的泥炭:陶粒按3:7均匀混配,pH值调至5.56.0。 6.3.2 基质消毒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3 栽培基质若重复使用应进行消毒处理,推荐采取蒸汽消毒,消毒前充分用洁净清水淋洗基质,降EC至0.4 mScm-1以下,后密封覆盖薄膜蒸汽消毒,保障蒸汽管道压力1.5 kg,确保基质温度保持90 以上,消毒时间持续45 min以上。 6.4 母株种植 选择品种特性一致、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优良植株作为母本。将栽培基质均匀平铺于离地苗床,铺好滴灌管线,定植前2 d3 d浇透水或浇氮磷钾比例为16-18-14的基肥,基肥EC为1.2 mScm-1,pH为5.5。定植时栽培基质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适宜,按株距20 cm行距20 cm的种植密度计算好定植株数,浅植扶正避免倒伏,浅植深度以基质刚好埋住母本苗根系为佳。定植完成后在苗床上(离基质面8 cm10 cm)铺一层12 cm12 cm或15 cm15 cm的固定网,插好品种标牌。第二天滴灌复水,对浇水后倒斜的植株即时扶正。栽后用70%90%遮阳网保持遮荫至新根长出,3 d5 d内应及时喷灌进行叶面补水。 根据生产需要每茬母本随机选择12植株作为监视植株, 根据采穗时间确定母本定植时间,每年更换母本。 6.5 母株肥水管理 6.5.1 水质要求 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要求。 6.5.2 肥水要求 母本圃浇水和施肥按以下原则进行: a) 定植完成后应及时灌水,宜水肥一体,浇水(肥水)量和次数因季节、气候、基质、母株长势和生长时期而异,晴天每天滴灌 2 次3 次,阴天每天滴灌 1 次,每次滴灌 3 min5 min,滴灌肥液宜在早上进行; b) 定植后 8 d15 d 内,EC 控制在 1.0 mScm-11.2 mScm-1,应保持栽培基质水分含量约为60%65%,具体为手握基质成团放开即散,可根据生根情况施肥;15 d 后母本进入生长期,EC 控制在 1.8 mScm-12.0 mScm-1,pH 值控制在 5.56.3,浇施浓度为 12的香石竹专用水溶肥或自行配制。 6.6 母株插穗培养 6.6.1 基本要求 采取两次摘心法培养枝条分布均匀,节间长适中且粗细均匀的母本植株。 6.6.2 第一次摘心 母株定植后2周4周,从基部往上数留4节6节摘除植株主茎顶芽,摘心时一手捏住茎节基部,另一手捏住顶芽向侧面下压摘取顶端芽部分。 6.6.3 第二次摘心 第一次摘心4周5周后,新发枝留2节3节进行第二次侧枝分批摘心,可根据植株高度进行适当调节,同时避免同一植株所有芽一次摘取。实施摘心时,每周进行1次2次,同一植株上的芽,每次摘1个或2个,优先摘除生长得较快的侧枝芽。 7 采穗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4 7.1 采穗时间 母本苗定植后11周13周,侧枝具有1顶芽4对叶1顶芽6对叶时即可采插穗。 7.2 插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无徒长拔节、叶片清洁、颜色深绿的枝条。具体为植株基部往上数第6节以下具1顶芽、3对展开叶、1对未完全展开叶、节长为1.5 cm2 cm的侧枝。 7.3 采穗方法 7.3.1 采穗要求 采穗要求应执行以下规定: a) 采穗前 1 d2 d,对母株喷 1 次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800 倍液; b) 采穗操作前,应用 70%酒精消毒双手; c) 采穗时,每母本枝留 1 对2 对叶,一手捏住所采穗枝的茎节基部,另一手捏住插穗向侧面下压掰取,不应单手采穗。采下的插穗基部截面应在节上,且平整、无缺刻、撕口或水渍状淤伤。采摘下的插穗应即时整理,保留 1 顶芽、3 对展开叶、1 对未完全展开叶,摘除多余叶片,并避免基部截面部位接触到任何物体。整理好的插穗用橡皮筋以 25 株捆好,基部截面朝里及时装箱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并填好标识牌,标明采摘日期及品种名称,及时分品种扦插。 7.3.2 采穗注意事项 采穗时应执行以下注意事项: a) 对于无法及时扦插的插穗, 用干净保鲜袋密封平放于纸箱等容器内置于 2 4 冷库冷藏,贮藏时间不超过 4 周; b) 适宜采收的插穗应一次批量采完; c) 每条苗床采穗完成后应用 70%酒精消毒双手后才能进行下一品种的采穗工作; d) 种植过程中某生产区域发现病虫害侵染, 则禁止该区域插穗用于扦插种苗生产, 待防治控制恢复健康 2 周后才能正常采穗。 7.4 不合格插穗处理 母株上的畸形、徒长拔节、花芽、嫩、细、弱的插穗及时清除至指定区域,病斑、虫点的插穗须运离母本温室并集中焚烧处理。 8 扦插及管理 8.1 基质准备 选用具良好透水透气、保湿的消毒基质,推荐用(010)mm泥炭和(05)mm珍珠岩按7:3混合均匀后平铺于扦插苗床,基质厚度为4 cm5 cm,以能稳固插穗为宜。重复使用的基质消毒措施同母本基质消毒。 8.2 扦插密度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5 每平方米扦插500枝600枝, 具体根据插穗的大小及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气温低、 插穗较小时密插,气温高、插穗较大时稀插。 8.3 扦插方法 插穗蘸香石竹专用生根粉(市售或自配)后即可扦插,扦插深度 2 cm3 cm,以不倒伏为宜,插后及时喷雾浇透水,同品种扦插于同一区域苗床。 8.4 扦插后管理 8.4.1 温湿度与光照控制 用间歇性自动化喷雾系统结合地面洒水降温或覆盖70 %遮阳网控制环境温湿度,保持叶面湿润。适宜空气温度22 28 ,空气湿度85%100%,光照强度15000 lx22000 lx,出圃前3 d控水,加强光照管理及通风。 8.4.2 水分管理 扦插完成后即开始喷雾。早期插穗根部愈伤组织形成前应频繁间隙喷雾,晴天10 min15 min喷雾1次,阴天20 min30 min喷雾1次,每次喷20 s40 s,使叶面持续保持一层水膜。愈伤组织形成后应适当减少喷雾,据天气状况调整喷雾间隔时间,视叶片表面水分蒸发掉1/2时喷雾。待60%插穗萌发幼根时,据天气状况视叶面水分蒸发完所需间隔时间设定喷雾间隔,并注意通风换气。80%以上插穗根系形成后,每天在中午时段喷雾2次3次,喷雾间隔时间和每次喷雾时间需根据天气设定,控制温室空气湿度为80%90%,基质湿度为70%80%,以手捏基质能滴水但苗床无滴水为宜。 8.4.3 施肥管理 扦插8 d15 d后,插穗开始萌根时,据种苗长势配制EC为1.2 mScm-1的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2次,宜在早上或下午17:0018:00进行。 8.4.4 光照管理 生根后需根据天气情况用70%的遮阳网进行遮阴,遮阴时间为每天11:0016:30。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严格病虫害监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9.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包括以下措施: a) 选用抗病品种,栽植无病种苗; b) 清洁温室棚区,加强四周杂草的清除,减少病虫源; c) 做好基质及温室消毒工作,及时拔除病、劣、杂株,并集中烧毁; d) 控制调节温室种苗培育环境温度和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e) 生产农具、器具应保持清洁、无病虫污染,并用 5高锰酸钾溶液定期集中消毒。 9.3 物理防治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53/T 9972020 6 密闭温室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捕鳞翅目等害虫,1 d2 d过夜诱杀一次;设置粘虫板粘捕蚜虫、美洲斑潜蝇、粉虱(黄板)及蓟马(蓝板)等;结合田间作业时对鳞翅目幼虫、卵进行人工捕杀。 9.4 生物防治 用生物制剂(如芽孢枯草杆菌、放线菌等)处理栽培基质,防治病虫害。 9.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为辅助防展开阅读全文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