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8

类型DBJ51143-2020 第四章.pdf

  • 上传人:wb123...
  • 文档编号:100538351
  • 上传时间:2022-11-03
  • 格式:PDF
  • 页数:88
  • 大小:1.4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DBJ51143-2020 第四章 DBJ51143 2020 第四
    资源描述:
    2020.05第第四四部分部分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2 冷源与热源冷源与热源4.3 空调、供暖水系统空调、供暖水系统4.4 通风、空调风系统通风、空调风系统4.1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条文释义:条文释义:4.1.1 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方式应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特点、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性、负荷特性、参数要求、节能措施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其选用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相关规定。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投资较大、运行能耗高;而且不同的系统方式在负荷的适应性、能耗、投资、运行管理方面均有不同特点。因此规定应根据项目的多项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供暖、通风、空调方式。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各章节中有相应的选用原则规定,应遵循各项规定。4.1.2 甲类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计算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强制性条文,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1.1条相同)4.1.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空调装置或系统:1 全年所需供冷、供暖时间短或采用集中供冷、供暖系统不经济;2 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分散;3 设有集中供冷、供暖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房间;4 需增设空调系统,而难以设置机房和管道的既有公共建筑。(执行国家标准)条文释义:条文释义:4.1.4 高寒地区的民用建筑设置供暖设施时,除有废热、工业余热或地热等热源可利用的场所外,供暖方式应采用分散供暖或小型集中供暖。 我国北方传统供暖地区多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的原因:受能源种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在以煤为能源的供暖系统中,大型锅炉的应用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集中供暖方式的特点:热源效率略高于分散式供暖方式;需要耗费更大的管网投资和输送能耗;存在大量的管网损失和过热损失;热负荷密度小、负荷变化大时,供暖系统负担区域越大,单位面积的能耗越高。 川西高寒地区具体情况:不产煤,运输成本高,使用不经济;太阳能资源丰富;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环境保护重要,不提倡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煤);建筑容积率较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高、建筑全天热负荷波幅大;提倡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以及其他清洁能源辅助的供暖形式。高寒地区应选择热惯性小、调控灵活的分散供暖方式或小型集中供暖方式,避免采用小区或城区级别的集中供暖。 (宜以楼栋为单位设置,当建筑体量小且紧邻时,可合用一个小型集中供暖系统)高寒地区采用大规模的集中供暖系统输送能耗大、过量损失大,在系统适合负荷变化的调控方面不灵活。4.1.5 系统冷热媒温度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的有关规定。在经济技术合理时,冷媒温度宜高于常用设计温度,热媒温度宜低于常用设计温度。(执行国家标准)4.1.6 当建筑物存在大量余热、余湿及有害物质时,宜优先采取通风措施加以消除。通风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 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2 对建筑物内产生大量热、湿或有害物质的设备,应优先采用局部排风,散发热湿或有害物质的设备宜采用封闭、围挡等措施。当不能采用局部排风或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面通风或采用全面通风。3 使用时间不同的区域宜各自独立设置机械通风系统。4 当室内热、湿、有害物质的浓度变化较大时,或机械通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联锁运行时,机械通风系统的风机可采用多台并联以利于台数控制,或设置风机调速装置。条文释义:条文释义:4.1.6 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1.4条基础上完善了通风设施的设计原则。 强调优先采用通风措施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及有害物质,以降低空气处理能耗、消除室内空气污染。 强调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的方式。(自然通风:合理适度地优化建筑形式,利用热压和风压形成有组织气流。) 对产生大量热、湿或有害物质的设备,强调优先采用局部排风。不能满足要求时,辅以或采用全面排风。 对使用时间不同的区域,要求系统独立、分别设置,避免不同区域运行时间要求不一致带来的能源浪费。 为应对工况的变化,要求通风量可调(台数控制、风机变速)。室内热、湿、有害物质浓度的变化:汽车库车辆出入的高低峰时段,锅炉房、冷冻站设备开启及关闭情况;与空调系统配套运行的机械通风系统:空调季、过渡季的新风量及排风量存在差别;条文释义:条文释义:4.1.7 高寒地区的民用建筑当夏季有降温要求时,应优先采用通风系统。对于室内余热较大的房间,当采用通风方式无法消除室内余热时,机械送风系统可设置空气冷却装置。空气冷却装置宜采用蒸发冷却技术或利用江水、湖水、地下水等天然冷源冷却。 针对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规定此地区民用建筑的暖通系统设置原则。 高寒地区夏季空气的焓值低、含湿量低,其室外低焓干燥空气一般可以直接利用来消除室内的热湿负荷;应优先采用通风方式实现建筑在夏季的降温要求。 当房间的室内余热量较大,加大机械通风量不经济或难以实现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在以下几种空气冷却方式中选择:采用直接蒸发冷却或间接蒸发冷却的方式来降低送风温度;(应用蒸发冷却技术可大量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江、河、湖水等天然冷源(前提:水体温度较低,当地主管部门同意)利用地下水作为冷源(前提:地下水资源丰富,水温、水质合适,采取可靠的回灌和防止污染措施;当地主管部门同意)条文释义:条文释义:4.1.8 机电设备用房、厨房热加工间等发热量较大的房间的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 机电设备用房宜采用通风消除室内余热,在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前提下,夏季室内通风计算温度应合理取值;排风口宜靠近散热设备设置;2 厨房热加工间宜采用补风式油烟排气罩。当夏季采用机械通风无法满足人员对环境的温度要求时,可采用直流式空调送风系统,直流式空调系统宜采用岗位送风。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4.5条基础上进行了完善。 第1款:规定变配电房等发热量较大的机电设备用房夏季室内通风计算温度应合理取值,一般情况不宜低于室外通风计算温度(设备对环境温度有特殊要求的情况除外)。如果夏季室内计算温度取值过低,会造成无法充分利用室外空气消除室内余热,从而耗费制冷能量。通风设计气流组织应合理,如变配电房的排风口要尽量靠近室内发热量最大的变压器设置。 第2款:厨房的热加工间排除油烟所需风量很大,建议采用补风式油烟排气罩。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的热加工间夏季仅靠机械通风不能保证人员对环境的温度要求时,一般需要设置空气处理机组降温。由于热加工间空气品质差,通常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直流式空调系统能耗较大,建议采用岗位送风保证人员区域的温度,岗位送风应采用合理的温度取值应合理。4.2 4.2 冷源与热源冷源与热源4.2.1 供暖空调冷源与热源应根据建筑规模、用途、建设地点的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通过综合论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技术经济可靠性合理时,有可供利用的废热、工业余热或地热的区域,供暖宜采用上述热源。当上述热源温度较高、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冷源宜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2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太阳能丰富地区且建筑无大量稳定卫生热水需求时,宜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供暖系统应根据建筑特性及其热环境要求合理设置辅助热源。3 在技术经济合理及主管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有天然地表水等资源可供利用、或者有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且能保证100%同层回灌时,宜采用地表水或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提供冷、热源。4 当建筑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适宜时,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宜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5 夏季供电充足的地区,空调系统的冷源宜采用电动压缩式机组。夏季供电不充足的地区,可采用燃气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提供冷、热源。6 除高寒地区外,城市燃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宜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组提供热源。 4.2.1 (续)7 高寒地区在不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时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为热源。当设置太阳能供暖系统时,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为辅助热源。8 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的中、小型空调系统宜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系统冷热源。 9 夏季室外空气设计露点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蒸发冷却方式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相适宜的直接蒸发冷却装置或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10 全年进行空气调节,且各房间或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要长时间地向建筑同时供热和供冷,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供冷、供热。11 当电力部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蓄能系统供冷、供热。12 天然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当建筑的电力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能较好匹配、能充分发挥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势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且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可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13 具有多种能源的地区,可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条文释义:条文释义: 根据四川的具体情况,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2.1条基础上进行了完善。 第1款:热源应优先采用废热或工业余热,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和能耗。废热、工业余热的利用应先分析其可靠性和长期存在性,经论证能否满足供热、空调的长期需求后,再确定其是否适合作为冷热源。四川甘孜州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全州18个县除石渠、色达两县尚无温泉外,其他各县均有温泉分布,在地热丰富的地区,宜优先利用此类可再生能源。在地热应用时,应进行水文地质勘探,综合论证其经济性和环境友好型,经可行性研究后方可采用。 第2款:川西、川西南高原冬季太阳能极为丰富,有条件时应充分利用。当建筑物有稳定卫生热水需求时,太阳能应用优先考虑卫生热水系统。由于太阳能的利用与室外环境密切相关,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满足应用需求的,因此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辅助热源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性及对热环境的要求合理设置。 第3款:四川江河湖泊丰富,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优先应用可再生能源。 第4款: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空调冷、热负荷的比例相对容易实现土壤全年的热平衡,当建筑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适宜时,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宜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4.2.1条文释义:条文释义: 第5款: 电动压缩式机组具有能效高、技术成熟、系统简单灵活、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而四川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仅次于西藏,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因此在电网夏季供电充足的地区,冷源宜采用电动压缩式机组。 第6款: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管网完善,天然气价格相对便宜,冬季宜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组提供热源。四川高寒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化石能源短缺,燃油、煤炭、天然气均需由内地运入,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仅少数地区有液化气管网,价格相对较贵,通常用于居民厨房用气,加之高寒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提倡该地区采用天然气提供供暖热源。此外,考虑到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和天然气资源为一次能源,建议在电力充足地区宜首先选择电动压缩式机组提供冷源,当电力有限时,可采用燃气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提供冷、热源。 第7款: 四川高寒地区除太阳能资源丰富外,水电资源也极其丰富,以阿坝州为例,境内有岷江、大渡河、黄河、嘉陵江四大水系,已查明全州水力理论蕴藏量 1933.4 万 kW,约占全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约1400万kW,因此,当太阳能利用条件受限时,如建设项目处于河谷地带、城市建筑遮挡严重、卫生热水已经利用太阳能等,应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为供暖热源或太阳能辅助热源。 第8款: 在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空气源热泵的全年能效表现较好,因此中、小型建筑推荐使用。4.2.1条文释义:条文释义: 第9款: 四川某些地区夏季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如小金:夏季空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DBJ51143-2020 第四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100538351.htm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