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119-2020 甘蔗种植机作业质量.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5T 1119-2020 甘蔗种植机作业质量 1119 2020 甘蔗 种植 作业 质量
- 资源描述:
-
ICS 65.CCS B 9广2020-1060.30 91 西壮12-21 发布壮族甘The work布 广西壮族自甘蔗种king qua壮族自治区自治 种植机ality of 区市场监督区机作业sugar ca督管理局 地DB代质量 ane plan 发 布4方标B45/T 11代替 DB45/T nters 2021-布 45 标准19202011192014-01-22 实准 0 4 实施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I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作业质量要求 . 2 5 检测方法 . 3 6 检验规则 . 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II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5/T 11192014甘蔗种植机 作业质量,与DB45/T 1119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作业条件的相关规定(见 4.1,2014 年版 4.1); b) 增加了“覆土厚度合格率”,并设置质量指标(见 4.2 表 1,2014 年版 4.2 表 1); c) 增加了“平均开沟深度”,并设置质量指标(见 4.2 表 1,2014 年版 4.2 表 1); d) 更改了“机械伤芽(苗)率”质量指标(见 4.2 表 1,2014 年版 4.2 表 1); e) 更改了“种蔗段长度合格率”质量指标(见 4.2 表 1,2014 年版 4.2 表 1); f) 增加了“未覆土率”,并设置质量指标(见 4.2 表 1,2014 年版 4.2 表 1); g) 增加了“翻倒率”,并设置质量指标(见 4.2 表 1,2014 年版 4.2 表 1); h) 增加了覆土厚度合格率的测定方法(见 5.3); i) 增加了平均开沟深度的测定方法(见 5.4); j) 增加了种肥间距合格率的测定方法,删除种肥间距的测定方法(见 5.5,2014 年版 5.9); k) 更改了种植密度的测定方法(见 5.6,2014 年版 5.3); l) 更改了露芽率的测定方法(见 5.7,2014 年版 5.7); m) 更改了漏植率的测定方法(见 5.8,2014 年版 5.6); n) 更改了机械伤芽(苗)率的测定方法(见 5.9,2014 年版 5.2); o) 更改了切口破损率的测定方法(见 5.10,2014 年版 5.5); p) 更改了种蔗段长度合格率的测定方法(见 5.11,2014 年版 5.8); q) 更改了未覆土率的测定方法(见 5.12); r) 增加了翻倒率的测定方法(见 5.13); s) 更改了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测定方法(见 5.14,2014 年版5.10); t) 更改了采光面宽度、膜边覆土宽度和厚度合格率的测定方法(见 5.14,2014 年版 5.11); u) 更改了表 2不合格项目分类,把“整杆式甘蔗种植机”改为“整杆式”,“切段式甘蔗种植机”改为“段种式”,增加“钵苗式”,并相应修改指标(见 6.1 表 2,2014 年版 6.2.1表 2); v) 删除了检测样本(地块)的确定(见 2014 年版 6.1.1); w) 删除了测区位置的确定(见 2014 年版 6.1.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糖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广西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英满、黄才志、周林艳、韦玲云、黎波、杨易、黄深凤、何波涛、姚炜、 赵奔、卢一福、谢宏昭。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 年首次发布 DB45/T 1119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1 甘蔗种植机作业质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蔗种植机作业质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甘蔗种植机作业的质量评定。甘蔗种植机的其它试验和检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62 农业机械 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蔗种(苗) sugarcane seeds(seedling) 用于种植的含有效芽的甘蔗茎种或甘蔗钵苗。按形态不同分为整秆式、段种式、钵苗式。整秆式是种植时实时切段的含有多个有效芽的整根蔗茎; 段种式是种植前已经预切段的一般含14个有效芽的蔗茎段;钵苗式是种植前已经培育的带有营养钵(土)的甘蔗种苗。 3.2 甘蔗种植机 sugarcane planter 用于种植甘蔗且具有开沟、施肥、布种(苗)、覆土等功能的机械。按使用蔗种(苗)不同分为整秆式、段种式、钵苗式;按是否具有自走功能分为自走式和非自走式;非自走式按与拖拉机联接方式分为悬挂式、半悬挂式、牵引式。 注: 甘蔗种植机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打药、铺膜、浇水、铺设软管等其它功能。 3.3 等行距种植 planting ofequidistant row 各甘蔗行行距相等的种植方式。 3.4 宽窄行种植 planting of broad line and narrow line 甘蔗行采用宽行和窄行相间排列的种植方式。 3.5 行距 linewidth 相邻两蔗行中心线间的距离。宽窄行种植有宽行行距和窄行行距。 3.6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2 蔗茎弯曲程度 bending degree of sugarcane stalk 整秆式蔗种的蔗茎上距蔗根至蔗尾连线最大垂直距离与蔗根至蔗尾直线长度的比值。 按弯曲程度不同分为不弯曲、中等弯曲和严重弯曲。 3.7 覆土厚度 cover soil thickness on cane seeds 作业后覆盖在甘蔗茎种或甘蔗钵苗营养钵(土)上表面的土层厚度。 3.8 开沟深度 depth of seed furrow 种植机开沟后,原地表面至种沟沟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3.9 种肥间距 distance between sugar cane stalk and fertilizer 种植后蔗种离肥料带中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3.10 露芽 exposed bud 种植后,蔗芽暴露或切口暴露且覆土边缘距离蔗芽10 mm的情形。 3.11 漏植 miss planting 同一植行相邻最近的有效芽(苗)之间的距离(C)大于农艺要求的平均株距(Lzj)1.5倍为漏植。 3.12 机械伤芽(苗) injury buds(seedling) 种植过程中,种芽或蔗苗被机械损伤、切断的现象。 3.13 切口破损 incision damaged 切口破损处与有效芽距离5 mm的情形。 3.14 合格种蔗段长度 qualified length of sugarcane stalk 切断后种蔗段长度在设计值30 mm范围内的为合格种蔗段长度。只有一个机械切口的种蔗段不考核。 3.15 未覆土苗 uncover soil seedling 甘蔗钵苗种植后,钵体未被土覆盖的蔗苗。 3.16 翻倒苗 overtruned seedling 甘蔗钵苗种植后,苗钵翻倒地上,叶鞘与地面接触的蔗苗。 4 作业质量要求 4.1 作业条件 4.1.1 地块应尽量连片集中,坡度不大于 13。蔗地不应有影响开沟的坚硬异物和集中堆积的蔗叶。地表应平整。排水条件良好。 4.1.2 蔗地耕作后耕层深度应不小于 45 cm、碎土层应不小于 30 cm。碎土层内碎土率(最长边25 mm的土块比例)应不小于 70,土壤绝对含水率应不大于 25。 4.1.3 等行距种植的甘蔗行距120 cm;宽窄行种植的宽行行距130 cm,窄行行距为 30 cm40 cm。 4.1.4 整杆式蔗种蔗茎弯曲程度为不弯曲和中等弯曲的比例占 80以上。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3 4.1.5 蔗种(苗)的自然坏芽(苗)率不大于 5。 4.2 作业质量指标 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作业质量指标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指标 整秆式 段种式 钵苗式 1 覆土厚度合格率a , 80 2 平均开沟深度,cm 19.0 3 种肥间距合格率b, 80 4 种植密度,芽/hm2 按农艺要求 5 露芽率, 6.0 6.0 / 6 漏植率c, 5.0 7 机械伤芽(苗)率, 6.0 3.0 3.0 8 切口破损率, 3.0 / / 9 种蔗段长度合格率, 90 / / 10 未覆土率, / / 3.0 11 翻倒率, / / 5.0 12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7.8 13 各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 13.0 14 采光面宽度合格率, 80 15 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 95 16 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 95 a 合格覆土厚度:5 cm8 cm。 b 合格种肥间距 F:3 cmF8 cm。 c 漏植:1.5 LzjC2.5 Lzj 为漏 1 处;2.5 LzjC3.5 Lzj 为漏 2 处;3.5 LzjC4.5 Lzj 为漏 3 处;依此类推。 5 检测方法 5.1 检测地块选取和测区确定 5.1.1 检测地块选取 按照4.1.1、4.1.2的要求选取检测地块,地块大小应满足检测需要。 5.1.2 测区确定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45/T 11192020 4 5.1.2.1 种植作业完成后,在选取的检测地块里,随机抽取 3 个区域作为测区。测区的长度方向为种植行向。每个测区的长度为 20 m、宽度为一个作业幅宽。 5.1.2.2 测区到地边距离应不小于 10 m,各测区之间的距离应保证各区的检测工作不受干扰。 5.2 作业条件测定 5.2.1 田间条件测定 种植作业前,在选取的检测地块里,按照GB/T 5262的规定进行。测定内容包括检测地坡度、耕层深度、碎土层深度、土壤碎土率、土壤绝对含水率等。 5.2.2 蔗种条件测定 5.2.2.1 整秆式蔗茎弯曲程度测定方法:在种蔗堆中随机取 5 点,每点取 10 条蔗茎进行测量,计算不弯曲程度的蔗茎所占比例。蔗茎弯曲程度用 W 表示,W0.1 为不弯曲,0.1W0.2 为中等弯曲,W0.2 为严重弯曲。 5.2.2.2 自然坏芽(苗)率按以下方法测定: a) 整秆式蔗种在种蔗堆中随机抽取 5 点,每点取 2 条蔗茎,统计出蔗茎上的总芽数和坏芽数,计算出自然坏芽率; b) 段种式蔗种在种蔗堆中随机抽取 5 点,每点取不少于 20 根蔗种样品,统计出蔗段上的总芽数和坏芽数,计算出自然坏芽率; c) 在甘蔗钵苗堆中随机抽取 5 点,每点取不少于 50 苗的钵苗样品,统计出总苗数和坏苗数,计算出自然坏苗率。 5.3 覆土厚度合格率测定 按照DB45/T 17222018中6.3.4的要求进行。 5.4 平均开沟深度测定 在测覆土厚度时同时进行。 在测量覆土厚度的测点测出蔗种上表面距开沟前原地表的垂直距离和甘蔗直径,两者相加即为开沟深度。每个测区共测20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