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成教类实践报告2(土木).docx

  • 上传人:rwrwrw110
  • 文档编号:100534073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32.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文、实践报告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综合实践报告 木工与钢筋绑扎实践 1、 课题目的 实践学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去参加的教学环节,作为实操性极强的专业,它需要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算学到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才不会发生重大事故。本次实践我从元旦开始在珠海市磊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顺德的一个住宅小区工地作为实践场所,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践,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所以本次课题的目的有二个,一是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二是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本文主要讲述施工方面的内容。另,之前在别的公司做过,希望通过在不同公司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管理和对工程问题的处理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2、 课题技术路线 本次实践主要是以实习管理人员的身份在工地,既做辅助管理工作,必要时也要参加施工。主要接触到木工和钢筋工程这二个大类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技术路线方面主要是以这二方面为主: 木工: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各种结构模板的安装;→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钢筋工程: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墙筋绑扎→构造柱钢筋的绑扎→板的钢筋绑扎; 3、 课题过程描述 一、木工 (1) 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一般可分为本模板、钢模板、胶合板,本工程多数使用钢模板,这样比较不容易变形。 (2) 各种结构模板的安装;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定位: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 模板应图刷脱模剂。 (3)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1)在常温条件下,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MPa,除冬期施工外板内模结构、外砖内模结构,墙体混凝土强度达4MPa才准拆模,全现浇结构外墙混凝土强度在7.5MPa,内墙混凝土强度在5MPa才准拆模,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2)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混凝土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可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洞模板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3) 拆除全现浇结构模板时,应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 (4)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1)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模板要及时运走、整理、堆放以利再用。 2)拆模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一般是谁安谁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事先应制定拆除方案。 3)拆除框架结构模板的顺序,首先是柱模,然后是楼板底板,最后梁底板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4)拆除悬臂梁支撑时,应先从悬臂梁端部开始到悬臂梁根部,有边梁时,应先拆除边梁,再拆悬臂梁。 5)拆模时,应尽量避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注意模板整块下落时伤人。 6)拆模前,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有拆模的专用平台或经架子工安装的临时脚手架,且经检查满足拆模要求,方可操作。严禁随意搭设支架,以防出现垮塌伤人事故。 (5)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模板清理模板及支撑部件拆除后,应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心拆模区域,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模板保管所有非一次性使用的模板在拆卸后,应组织专人起钉、铲除粘在模板上的水泥浆等,修补损坏外,整理变形处,涂刷脱模剂或防护剂,并按不同材质及品种、规格集中堆放,露天放置应加遮盖,以便再次周转使用。拆卸后,应组织专人清理、整形,并配套集中堆放。露天堆放应注意垫高遮盖、放置整齐,防止锈蚀和扭曲。木支撑、搁栅、牵扛、搭头、平台板等,应在拆除后组织专人起钉、清理、按规格集中堆放,严禁乱锯或挪作他用。 2、钢筋工程   1.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①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②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   ③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④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⑤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墙筋绑扎:   ① 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②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④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⑤ 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构造柱钢筋的绑扎   ① 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③ 柱箍筋绑扎   a. 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b.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 梅花交错绑扎。   c.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1)梁钢筋绑扎:  先穿主量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钢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力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筋稍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箍筋再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2)板的钢筋绑扎:   ①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②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方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扎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然后进行绑扎。 ④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 课题成果   在主体的施工全过程,柱子是先绑扎钢筋在支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梁的施工是先支梁底模(当然脚手架得先施工好,通常脚手架是梁板同时支撑,一起施工,然后绑扎梁的钢筋,再支梁的侧模,再固定梁的侧模。再进行板的模板拼装;最后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施工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经常出现下面的问题:蜂窝、漏筋、孔洞、缝隙与夹渣层、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在实践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包括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关关系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和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还有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等。 5、 结论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践,让我在实践知识上有很大的收获。以前从课本上学到的指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还学习了许多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比理论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期间我整理了较多的工程资料,如《混凝土浇灌申请》、《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等。如《混凝土浇灌申请》,施工队在钢筋绑扎后项目部和监理验收通过,由项目部工程室专人向混凝土搅拌站报所需混凝土的方量以及地点,然后,混凝土运输车进场时需提交混凝土开盘鉴定等随车小票,由项目部填写浇灌申请,交监理存档。通过这些这些资料的整理,我更加了解工程施工的相关程序和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当中的执行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成教类实践报告2(土木).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100534073.htm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