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木类的成教实践报告二.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实践报告
- 资源描述:
-
毕业论文综合实践报告 浅谈物联网技术农业前沿应用 一、 实践目标 本次实践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为了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调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 3)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 4)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有更大的进步,并完成实践报告。 二、实践过程 1)报告提要 本次实践是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到惠州蓝媒物联有限公司工作,公司虽然不大,但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极具创新精神的物联网新型高科技企业,专注于为硬件产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以“让您享受智能生活”为目标。经过多年的物联网基础技术储备,在云数据服务、PC软件、移动APP、物联通讯模组及硬件嵌入式开发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公司开创性的将当下最顶尖的物联通讯模组、移动APP、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有机融合,独创“物联网万物互联”概念。 实践的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实地安装设备,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也对物联在技术在实际运用当中做了与工作相对应的较浅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行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也是如此,本报告也是以公司近期的智能蔬菜大棚项目工程为主要内容。项目的核心技术也是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1、农业实用传感技术。实时感知作物生长资源环境及气候等信息。 2、生产环境因子信号远程传输技术。将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确保数据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远程传送。 3、农业专家决策系统技术。总结和汇集农业专家知识和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仿农业专家的思维过程进行推理,提供解决方案。 项目的核心是自动控制系统传动装置集成。根据监控中心指令,智能化调控畜禽养殖场饲喂、饮水、温控、换气、湿控等设备,温室大棚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加温补光等设备,从而达到适宜的农业生产环境。 2)农业大棚智能系统 由于农作物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现代农业搭建了温室大棚来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实现跨地区与跨季节的瓜果蔬菜培育。可见,环境在温室大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的大棚环境控制,是通过全人工的方式来实现的。在每一大棚中放置一个温度计,湿度计,二氧化碳浓度计等,由技术员巡查每一大棚的环境参数后,若发现环境参数不对,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补偿。比如,温度过高的话,就要打开卷帘通风或者打开通风机等。这样的操作方式对于只有少量大棚的农户,还可以应付的过来,但如果大棚数量多,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去查看各大棚的环境参数,对环境异常的大棚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公司采用GHM智能温室系统,此系统可对各不同大棚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报警,并可远程控制各大棚不同的电动设备的动作,比如:动力电动机,灌溉机等。这使技术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就能同时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使植物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 智能系统功能特点: 1、软件界面可实时显示各大棚的环境参数。 2、 可设置报警,软件可对异常的环境进行报警,报警记录可供查询。目前公司的系统可以做到对农业环境8项指标的检测,分别是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土壤EC值、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这5项指标。 3、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当计算机检测到环境异常,将自动进行操作。如检测到温度过高,将自动打开通风。检测到下雨,将自动关闭卷帘机与天窗。 4、必要的手动控制功能,由技术人员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点击鼠标对各电动设备进行操作。 5、 互联网远程控制,即使你不在大棚基地,也可以实现关闭卷帘等操作,比如下雨天或者起大风时,可以远程关闭卷帘。 6、 远程视频监控功能。配合网络摄像头,对整个大棚基地进行监控,做到心中有数。“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物联网将是实现农业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为农业农村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智慧”支撑。除了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还有一类现代农田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控制设备。当环境异常时,系统将自动控制这些设备来调节环境,使之维持在标准范围内,打造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在大棚中,常见控制设备有降温风机湿帘、加湿喷淋滴灌、调光遮阳板和补光灯;在大田中,节水灌溉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7、农事记录和溯源。在系统的设计方案中,种植、除草、施肥施药、收割等所有农事农活,都需刷卡记录,系统自动统计这些农事信息,也为后期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溯源信息做足准备。为保障信息安全,溯源信息不会显示所有数据,但关乎生产、质检、包装、销售的信息都会在溯源系统显示。 3)智能节水灌溉(公司智能温室系统特色) 水,在整个农业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泥土中水分的含量直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甚至生死。智能系统对水的管理也体现了这一点。本项目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灌溉系统利用传感器感应土壤的水分,并在设定条件下与接收器通信,控制灌溉系统的阀门打开或关闭,从而达到自动节水灌溉的目的。由于传感器网络具有多跳路由、信息互递、自组网络及网络通信时间同步等特点, 使灌区面积、节点数量可以不受限制,因此可以灵活增减轮灌组,加上节点具有土壤、植物、气象等测量采集装置,利用通信网关的Internet 功能与RS 和GPS 技术结合,形成灌区动态管理信息采集分析技术,配合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可构建高效、低能耗、低投入、多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平台。用户还可在温室、庭院花园绿地、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农田井用灌溉区等区域, 实现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的定量化、规范化、模式化、集成化,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实验数据表明,智能设施在蔬菜化肥施用量方面减少15%,节水20%,蔬菜亩增产30%,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能有效提高畜禽养殖场管理水平,减少畜禽养殖场35%用工量,畜禽成活率提高5%以上,产量增加15%,经济效益增加10%以上,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温室大棚实现综合节能30%,节省劳动力成本50%以上。 4) 智能农业系统的应用前景 运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智能相结合的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5G技术即将广泛运用(新闻报道今年广东省将建六万个5G基站),带来了温室控制与管理技术方面的一场革命,在农业生产,园艺生产,动植物养殖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农业生产的增产增质增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国内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在国家九五期间有了长足快速的增长,但普遍水平居于低端水平或大部分引自于国外的成熟技术与产品,然而引进费用的昂贵以及维护服务难以跟进等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长足快速发展。 在应用领域,智能精确农业在大范围应用过程中应具有其以下特点: (1) 智能化、傻瓜化的友好人机界面。 (2) 突破传统控制系统的多线路铺设,工程量大,线路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分布式管理,采用多区化调控管理,各区独立智能化总线寻址控制,系统铺设简单,精确度高,可控区域广。 (3) 远程自动控制,参数实时在线显示,精确度高,真正实现“在家也能种田”。 (4) 集成加热系统、通风系统、遮荫/保温内帘幕系统、外遮荫系统、C02施肥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植物保护系统、高压喷雾降温系统、湿帘—风机系统、屋顶喷淋系统、补充光照系统、灌溉施肥系统、废液回收—消毒系统、电气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于一体,真正实现多功能,可多场合运用。 本土的智能温室系统由于自主开发设计,与国外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系统费用低,维护方便等特点,本土针对性强等特点。 三、实践结论 本次实践,除了让我对商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有了一定了解,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农业物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农业,让农业生产逐渐从“靠经验”到“靠科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业物联网发展,对于推动我市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农业物联网,就是借助传感器、云通信、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过程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然而,我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总体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存在关键技术产品及集成体系成熟度较低、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缺失、有效的运营机制和模式尚未建立、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展开阅读全文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