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DB22∕T 3124-2020 小花尺蛾防控技术规程.pdf

  • 上传人:first2
  • 文档编号:100533075
  • 上传时间:2022-07-1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31.5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DB22T 3124-2020 小花尺蛾防控技术规程 DB22 3124 2020 小花 尺蛾防控 技术规程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1242020 小花尺蛾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2020 - 05 - 28 发布 2020 - 06 - 15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春艳、刘海龙、包颖、陈刚、张玉东、姜洪涛、李奎友、李焕余、陈会娟、张伟娜、魏伟。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1 小花尺蛾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的发生程度及成灾指标、虫情调查和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危害红松球果的小花尺蛾防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小花尺蛾 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主要以幼虫为害松属树种的球果,降低松籽的产量与品质。其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见附录A。 3 发生程度及成灾指标 3.1 发生程度指标 3.1.1 轻度发生 5%球果被害率15%。 3.1.2 中度发生 15%球果被害率30%。 3.1.3 重度发生 球果被害率30%。 3.2 成灾指标 球果被害率30%。 4 虫情调查 4.1 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 达到结实林龄、红松树种组成达三成以上的红松天然林和人工林。 4.2 调查时间 4.2.1 在红松球果采摘期进行。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2 4.2.2 对采摘下来的球果在 3 d 之内完成调查。 4.3 调查方法 4.3.1 每个调查样点的面积不宜超过 100 hm2。 4.3.2 在每个调查样点球果堆的东、南、西、北、中各取 100 个以上采摘下来的球果,进行被害情况调查。 4.3.3 记载林分相关因子、样点代表面积、未受害球果数和受害球果数,计算球果被害率,确定发生程度,填入附表小花尺蛾样点调查记录表,见附录 B 中表 B.1。 5 防治 防治 5.1 防治对策 5.1.1 轻度发生时,采用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为主。 5.1.2 中度发生时,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防治措施。 5.1.3 重度发生时,以化学防治为主。 5.2 防治技术 5.2.1 物理防治 5.2.1.1 于 5 月中旬6 月中旬成虫羽化期间,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在林间空地、林缘和山坳等开阔地段,选用波长为 380 nm 的的诱虫灯,按照 1 台每公顷设置杀虫灯诱杀,诱杀时间为 20:00-23:00。 5.2.1.2 对没有经济价值的被害球果,人工收集、集中处理。 5.2.2 生物防治 5.2.2.1 寄生性天敌助迁 保护自然界天敌, 对红松林内提前坠落和秋季采集的受害严重的红松球果全部捡拾, 将受害球果堆积,用目数为16 目的细纱网笼罩,收集球果尺蛾点缘跳小蜂释放于林内,提高天敌种群数量。 5.2.2.2 以鸟治虫 在发生虫害林内设人工鸟箱,增加林内益鸟数量。 5.2.2.3 赤眼蜂防治 5.2.2.3.1 高度低于 15 m 的低矮林分,选择晴朗的天气,在举手高度挂赤眼蜂蜂卡,释放赤眼蜂防治小花尺蛾卵。 5.2.2.3.2 防治前应掌握好赤眼蜂出蜂期和小花尺蛾卵期相吻合, 在 5 月下旬6 月上旬卵期,每亩释放赤眼蜂 8 万10 万头。 5.2.3 化学防治 5.2.3.1 喷雾防治 最佳防治时期为6 月上旬幼虫孵化初期和6 月中旬幼虫孵化高峰期, 采用20%杀铃脲悬浮剂3000 倍液进行2 次喷雾防治,间隔时间为10 d。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3 5.2.3.2 熏蒸除害 在红松球果采摘期,将虫害果单独分拣,利用磷化铝熏蒸除害,用药量15 g/m3,熏蒸48 h。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小花尺蛾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状特征 A.1 分布 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 A.2 寄主 红松、冷杉、云杉等树种。 A.3 形态特征 A.3.1 成虫 翅展9 mm左右,具灰白色斑纹,前翅前缘1/5处具半圆形暗灰色条纹。中室附件具一大的灰褐色条纹,贯穿整个前翅。各个翅脉端点具数量不等灰色斑点;纤毛暗棕色。后翅颜色类似于前翅,为灰棕色。见图A.1 图A.1 成虫 图A.1 成虫 A.3.2 卵 长椭圆形,白色,表面密布网状纹。 A.3.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2 mm36 mm,体上部通常为红紫色,腹侧浅的红绿色;头深红色至棕色,具多个不太明显的暗褐色斑点;胸盾黑暗褐色;肛盾浅棕色,刚毛棘鲜明。气门黄褐色至深褐色,见图A.2。 图A.2 幼虫 图A.2 幼虫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5 A.3.4 蛹 被蛹,赤褐色或暗赤褐色,长8 mm11 mm,头及腹末均较圆钝、光滑,见图A.3。 图A.3 蛹 图A.3 蛹 A.4 生物学特性 该害虫在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末6月初为羽化盛期,晴朗无风的傍晚成虫比较活跃,成虫趋光性强。卵散产于球果鳞片间。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钻蛀红松球果取食,先年生球果受害后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的正常供应被切断,幼虫期约3个半月,9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随红松球果成熟落地,在枯枝落叶层及松土层内化蛹,进入越冬状态。人工林重于天然林,纯林重于混交林。 A.5 危害状特征 该虫以幼虫钻蛀红松球果,在红松球果果鳞附近为害,排出黄绿色粪便。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DB22/T 31242020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小花尺蛾样点调查记录表 在进行小花尺蛾样点调查时, 调查林分编号,林班小班名称,林龄组, 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样点代表面积,优势害虫种类,伴随发生种类。按照表B.1的栏目记录。 表B.1 小花尺蛾样点调查记录 取样部位 未被害球果数 被害球果数 小计 东部 南部 西部 北部 中部 球果 总数 被害球 果总数 球果 被害率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_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DB22∕T 3124-2020 小花尺蛾防控技术规程.pdf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100533075.htm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