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类型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与组织方式(ppt49页).ppt

  • 上传人:tempuser
  • 文档编号:100201007
  • 上传时间:2021-06-17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1.48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流水 施工 基本概念 组织 方式 ppt49
    资源描述:
    第2章 流水施工原理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流水施工的分 类、概念及流水施工的评价方法;熟悉组织施工的方 式及特点、流水施工在实际中应用的步骤和方法;掌 握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确定方法;掌握等节奏流水、 成倍流水和无节奏流水的组织方法。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了组织施工的方式、流水施 工的概念、分类和表达方式;重点阐述了流水施工参 数及确定、组织流水施工的基本方式,并结合实例阐 述了流水施工组织方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步骤和方法; 同时介绍了流水施工的评价方法。 【引例】 有三幢同类型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每一幢的施工过程和 工作时间如表2-1 所示,其施工顺序为ABCD。不考虑资源不考虑资源 条件的限制,条件的限制,试组织此基础施工。 表2-1 某基础工程施工资料 序号施工过程工作时间(d) 1开挖基槽(A)3 2混凝土垫层(B)2 3砌砖基础(C)3 4回填土(D) 2 2.1.2 顺序施工 1. 组织思想(一) 将这三栋建筑物的基础一栋一栋施工,一栋完成后再施工另 一栋, 按照这样的方式组织施工,其具体安排如图2.1所示。由图 可知工期为30 天,每天只有一个作业队伍施工,劳动力投入较少, 其他资源投入强度不大。 2.1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先解释一下横道图的概念及特点: P23 2.1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2.1.1 组织施工的基本方式: 1、顺序施工(依次施工) 2、平行施工 3、流水施工 补充: 搭接施工 A 逐个施工对象(施工段)地进行施工 依次施工组织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 成若干个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前一个施工过程完 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才开始施工;或前一个工程完成后,后 一个工程才开始施工。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施工组织 方式。 1、顺序施工(依次施工) 1、顺序施工(依次施工) B 逐个施工过程地进行施工 (l)由于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去争取时间,所以工期长;)由于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去争取时间,所以工期长; (2)工作队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改进工人的操作)工作队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改进工人的操作 方法和施工机具,方法和施工机具, 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3)工作队及工人不能连续作业;)工作队及工人不能连续作业; (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比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比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2、平行施工 (1)充分地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可以缩短工期;)充分地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可以缩短工期; (2)工作队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不利于改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工作队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不利于改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 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3)工作队及其工人不能连续作业;)工作队及其工人不能连续作业; (4)单位时间拨入施工的资源量成倍增长,现场临时设施也相应增加;)单位时间拨入施工的资源量成倍增长,现场临时设施也相应增加; (5)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复杂。)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复杂。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成若 干个施工过程,同时将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 大致相等的施工段;在竖向上划分成若干个施工层,按照施工过程 分别建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工作队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投 入施工,完成第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任务后,在专业工作队的人数、 使用的机具和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依次地、连续地投入到第二、第 三 直到最后一个施工段的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 施工任务;不同的专业工作队在工作时间上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 接起来;当第一个施工层各个施工段上的相应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后, 专业工作队依次地、连续地投入到第二、第三, 施工层,保 证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有节奏、连续、 均衡地进行下去,直到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3、流水施工 (与教材不同) 3、流水施工 概念:概念: 是指所有的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是指所有的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 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同一施工过程保持连续、均衡,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同一施工过程保持连续、均衡, 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的组织方式。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的组织方式。 (1)科学地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工期比较合理; (2)工作队及其工人实现了专业化施工,可使工人的操作技 术熟练,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卒; (3)专业工作队及其工人能够连续作业,使相邻的专业工作 队之间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的搭接; (4)单位时间投入施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 的组织工作; (5)为文明施工和进行现场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流水施工的优点: 补:补: 组织流水施工的前提条件组织流水施工的前提条件 1、划分施工段 2、划分施工过程 3、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班组 4、主要施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地施工 5、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2.1.5 三种施工组织方式的比较(下图书上没有) 文字比较部分见教材P22 表2-2 2.2 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 2.2.1 概述 流水施工参数是影响流水施工组织节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是用以表示流水施工在工艺流程、时间安排及空间布局方面开展 状态的参数。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一般把流水施工参数分为三类,即工艺 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2.2.2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上开展顺序 及其特征的参数。具体地说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将拟建工程项 目的整个建造过程可分解为施工过程的种类、性质和数目的总称。 通常,工艺参数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种。 1施工过程 在建设项目施工中,施工过程所包括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以 是分部、分项工程,又可以是单位、单项工程。它是流水施工的基 本参数之一,根据工艺性质不同,它分为制备类施工过程、运输类 施工过程和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三种。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以n表示。 (1)制备类施工过程 它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的装配化、工厂化、机械化和生产 能力而形成的施工过程。如砂浆、混凝土、构配件、制品和门窗框 扇等的制备过程。 它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不影响项目总工期,因此在 项目施工进度表上不表示;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并影响项 目总工期时,在项目施工进度表上才列入。如在拟建车间、实验室 等场地内预制或组装的大型构件等。 (2)运输类施工过程 指将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项目 工地仓库或现场操作使用地点而形成的施工过程。 它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不影响项目总工期,通常也不 列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并影响项 目总工期时,才列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中,如结构安装工程中,采 取随运随吊方案的运输过程。 (3)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 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 过程。如地下工程、主体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工程和装饰工 程等施工过程。 它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影响着工期的长短,必须列入项目施 工进度表上,而且是项目施工进度表的主要内容。 2 流水强度 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 的流水强度。流水强度一般以Vi表示。 流水强度计算公式: 式中 Vi某施工过程i的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Ri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产量定额; X投入施工过程i的施工机械种类数。 (2)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Vi RiSi 式中 Vi某施工过程i的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R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工人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平均产量定额。 (1)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i x j ii SRV 1 2.2.3 空间参数空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 参数,称为空间参数。空间参数主要有: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三 种。 1 1 工作面工作面 a a 某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从事建筑产品施工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必须 具备的活动空间,这个活动空间称为工作面。它的大小,是根据相应 工种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定额、建筑安装工程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等的 要求确定的。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工种工人的劳 动生产效率,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合理确定。 主要专业工种工作面参考数据主要专业工种工作面参考数据P25 表表2-3 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 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 施工段的数目,通常以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1)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一个施工段内只安排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 进行施工。在一个施工段上,只有前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提供足 够的工作面(解释),后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才能进入该段从事下 一个施工过程的施工。 划分施工段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流水施工。 2 2施工段施工段 (1)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以保证流水施工的连续 性、均衡性和有节奏性,各施工段劳动量相差不宜超过1015%。 (2)应满足专业工种对工作面的空间要求,以发挥人工、机械的 生产作业效率,因而施工段不宜过多,最理想的情况是平面上的施 工段数与施工过程相等。 (3)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施工段的界限应尽量与结构的变形缝 一致。 (4) 当施工对象有层间关系且分层又分段时,划分施工段数尽量 满足下式要求: A m n 式中:A参加流水施工的同类型建筑的幢数; m每幢建筑平面上所划分的施工段数; n参加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数或作业班组总数。 施工段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Am=n 时,此时每一施工过程或作业班组既能保证连续施工,又 能使所划分的施工段不至空闲,是最理想的情况,有条件时应尽量 采用。 当Amn 时,此时每一施工过程或作业班组能保证连续施工,但所 划分的施工段会出现空闲,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实际施工时有时 为满足某些施工过程技术间歇的要求,有意让工作面空闲一段时间 反而更趋合理。 当Amn 时,此时每一施工过程或作业班组虽能保证连续施工,但 施工过程或作业班组不能连续施工而会出现窝工现象,一般情况下 应力求避免。但有时当施工对象规模较小,确实不可能划分较多的 施工段时,可与同工地或同一部门内的其他相似的工程组织成大流 水,以保证施工队伍连续作业,不出现窝工现象。 3 3、施工层、施工层 施工层的数目一般以 r 表示。 对于多层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 施工层是指为组织多层建筑物的竖向流水施工,将建筑物划分 为在垂直方向上的若干区段,通常以建筑物的结构层作为施工层, 有时为方便施工,也可以按一定高度划分一个施工层,例如单层工 业厂房砌筑工程一般按1.21.4m(即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划分为一 个施工层。 室内抹灰、木装饰、油漆玻璃和水电安装等,可按楼层进行施 工层划分。 2.2.4 时间参数时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排列上所处状态的 参数,称为时间参数。包括: 流水节拍、流水步距、间歇时间、组织 搭接时间、流水工期。 1 1流水节拍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是指一个施工过程(或作业队伍)在一个施工段上作业持 续的时间,用t 表示,其大小受到投入的劳动力、机械及供应量的影 响,也受到施工段大小的影响。 aR P aR ZQ aRS Q t i i i ii ii i i 式中: ti流水节拍; Qi施工过程在一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 Si完成该施工过程的产量定额; Zi完成该施工过程的时间定额; Ri参与该施工过程的工人数或施工机械台数; Pi该施工过程在一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与组织方式(ppt49页).ppt
    链接地址:https://www.wdfxw.net/doc100201007.htm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联系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

    收起
    展开